河北安防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打击防范文物犯罪行动!文博安防迎新一轮市场爆发

2021-09-09    慧聪安防网

此前,国家提出了关于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8月31日,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召开会议,将专项行动延期一年,部署全国公安和文物两部门深入推进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多方面工作,切实保护国家文物安全。

可以看到的是,近些年我国的文物博物馆产业进入极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文博产业的发展和高频发生的文物被破坏案例,高新技术在文博安防各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由此,一个多功能、智能化、数字化、联动报警、高灵敏度和多系统结合的安防管控体系应运而生。


1631150995999035808.jpg


现存难题待解,完善的安防系统建设迫在眉睫

其实,文物博物馆是最早应用安防产品的单位和场所。1956年,存放于北京故宫的皇帝订婚的金册、古钱币等多件文物被盗后,故宫就安装了我国第一套声音报警系统。1962年,得益于声音报警器的配合,故宫再次发生的盗宝事件以现场抓获盗贼结束。也是从此次事件后,人们开始意识到技防设备的重要性。

当前,多数文物博物馆的安防系统主要以入侵报警系统为核心,主要特点是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然而,由于文物的特殊性和系统的不完善、使用年限长等问题,文物博物馆的安防系统在实现有效防范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难题。

首先,是摄像机的配置。文物从成百上千年的地下昏暗环境中移存到明亮的博物馆展示厅,“新”亮光环境容易加速文物的表面老化,进而损坏文物,所以博物馆的灯光都比较昏暗。但是现阶段国内很多摄像机自带红外灯,或是红外一体机,因此文物场所需避免选用带红外灯的摄像机进行工作。

非红外摄像机夜晚期间的图像质量噪点很大,甚至全黑,影响正常的监控防范效果。现结合声控黄光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当展厅感测到威胁发生报警时,黄光灯会自动打开,既弥补了光亮问题又不损伤文物,且摄像机图像质量满足要求,不影响视频监控效果。

此外,随着参观文物的游客数与日俱增,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安防系统更新时间长、设备老化严重,则导致视频图像不清晰、误报错报等情况出现,同时,监控数据量大带来检索困难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当下的文博安防系统仍处于被动安防状态,人为疏漏造成的文物丢失风险增大。这些都给文博产业的安防工作带来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博物馆的智能化、数字化、高灵敏度的安防建设迫在眉睫。


AI安防助力,文博产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现阶段,我国的文物产业安防呈现出全新的态势。各省市对博物馆安防都提出明确要求,丰富技防设备、提高技防水平。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文物产业的传统安防模式逐渐朝着数智化方向转变,并形成更加智能和精细化的安全防范管理新模式。

事实上,早在2014年,我国就提出了智慧博物馆的概念,并确定了广东、甘肃、内蒙古、秦始皇帝陵、甘肃和金沙遗址等6个智慧博物馆试点。目前来看,智慧博物馆不仅实现了博物馆文物信息的智慧化,也做到了文物保护的智慧管理。

在全产业的数智化转型浪潮中,各文博场景不断融合新技术、新应用,以达到安全管理的全新智能化升级。整体来看,智能科技的应用在解决传统问题的同时也探索出了新的展示途径与体验。

1、智慧保护

基于智能感知和无损检测技术,智慧保护可对馆藏品的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监控分析,从而掌握文物损坏前的特征表现,有效实现预防性保护,并形成较完整的预防性保护流程。

2、智能视频分析技术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能够实现智能人数统计、行为分析和运动目标检测等多种功能,现阶段已被广泛用于博物馆的安防系统中。随着数字视频技术、行为分析技术的深入融合,这些安防系统已经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行为检测。通过这些检测技术,博物馆逐渐实现自主发现、主动判断和主动采取预案的有效安防。

3、物联网安防技术

当下,物联网安防技术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且在市场需求层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借助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条码技术,可实现对馆藏品的监督,同时利用GPS技术搭建藏品离位报警跟踪系统定位运输藏品的位置,以便随时追踪离位藏品。

4、人脸识别系统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脸识别早已不是“新鲜玩意”,人脸识别开锁、人脸识别支付、人脸识别出入站等多领域应用屡见不鲜。在博物馆方面,人脸识别系统同样用于出入口的控制。通过来馆人员的人脸的抓拍、入库和查重比对,再配以人防,较大程度实现对可疑人员的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博物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减少安全隐患。

5、传感器

公开资料显示,敦煌莫高窟的60多个洞窟已经安装温湿度、崖体裂缝、二氧化碳检测设备等200多个传感器。在数据采集、实时监测的基础上,相关管理部门实时接收数据分析结果,当发现数值超过可承载限度时,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6、机器人、无人机

一方面,无人机和机器人也在博物馆的安保升级和宣传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室内博物馆方面,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巡逻,同时做到360°无死角监控,大大改善了人防作业的压力和质量;室外博物馆方面,无人机空中巡逻、机器人执勤相配合,更进一步提升安保强度。另一方面,通过无人机空中宣传,机器人咨询、迎宾、讲解、指路等服务,也能较大程度提升博物馆的服务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值得一提的是,除提到的“新”技术外,越来越多的安防技术被用于文物产业的安全防护中。比如防止文物被掉包的显微图像辨识技术,通过各项应用的加持,文博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将更上层楼。


国家政策加持,文博安防未来可期

随着文物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国内现有博物馆总数不断增加,“博物馆热”趋势初具雏形。据统计,2019年,全国博物馆展达到2.86万个、接待观众2.27亿人次,较过去三年增长43%和75%。

随着出入博物馆的人数增多,博物馆的安全管理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面对高发的文物安全事件,国家加大力度支持文博产业的安全防护工作。

此前,国家出台《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标准,从防范措施,细分为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和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展开,对文博场所的安全防范做了明确要求。201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指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政策的利好无疑为文博安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代建筑、文化遗址、馆藏文物等均属于所需保护的文物,品类多且杂是文物保护需考虑的一大特点。因此,除必需的安全防范措施外,各单位还应选择针对性的安防设备进行防护。

文博产业数字化后,基于科技应用的文博管理模式和数字化管理水平的需求将不断增多。未来,文博安防的发展将以以主动探测为主,图像、声音复核为辅,基于传统人防和技防为基础,并融合高科技防御和管理手段,加强报警设备的报警准确率,使技防产品更先进、更多样化,从而建设多重防范系统。

我们都知道,文博安防系统的发展和全产业安防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安防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对文博安防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物联网化不仅是安防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文博安防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较于其他产业,文博产业对各项高新技术来说,还有较多的发展空间,随着需求不断增多,可以预见,文博产业的安防市场足够大。

文物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当下,我国的文博产业亟需科技创新来适应高速的发展,文博管理单位也需借助高新技术的力量,来提升安全防范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方面,相关企业和单位要考虑文博产业的特殊性,精准感知产业的真实需求,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助力文博单位解决安防系统的痛点难点。另一方面,文博单位也要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学习,深入融合技术和管理双手段,解决现存问题。

8月31日,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的落实工作,切实保护国家文物安全的举措,有利于全面提升文物博物馆单位治安防范能力水平,对博物馆朝着安防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河北安防报警网络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400-7079-110(7×24小时)

总部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湘江道319号天山科技工业园B座3层东区

邮编:050000

总部电话:0311-69090996

邮箱: hbanfang@163.com

扫码关注